top of page
Search

敦煌(一)

  • yinyeek4
  • Jul 1
  • 2 min read

Updated: Jul 20

ree

2025年2月底去了敦煌一趟,在李美賢老師用心安排下,3天(2月24至26日)參觀莫高窟 45*,328,16/17, 324 / 323 / 325,329,335,321,427,428,275*,259,237,96,148,220*,217*,61及 榆林窟3*,2*,25*,19,有*是特窟。700多個洞窟,有400多個是有塑像及壁畫,洞窟經千百年氣候和環境變化影響,洞內壁畫出現變色及脫落等病害,經敦煌研所專家鑒察,把洞窟分成3等級,第一是公開的,參觀者只可停留10分鐘;第二級是特窟,現有10個特窟,要特別申請及付較高參觀費,到達現場後,要由專責人員用鑰開啟,非常嚴謹;最後已有病害的變為特窟,不許公開參觀。2月份是敦煌淡季,早上冷,正午太陽照耀下,和暖起來,至晚上也很舒適。淡季遊人少,參觀石窟和景點從容自在,邊磊老師專業講解,把敦煌和洞窟歷史文化逐一細數。敦煌現提供7種語言的導賞講解員,有中文、英文、法文、德文、韓文及日文,還有俄羅斯語。在洞窟內看見真正歷史文物及曾被洗禮痕跡,每個窟都有獨特佛像、壁畫、供養人故事,而沙塵暴、河水沖擊和張大千對洞窟破壞也盡入眼簾。

洞窟16-17外
洞窟16-17外

敦煌研究院歷80年,從敦煌各專家口中聽到不少當年歷任院長辛酸史,前院長趙聲良博士也道出他初到敦煌時,水是苦的,沒有電。每位在任院長針對當刻困難,迎難而上,以保護保存700多個千多年屹立於河西走廊西部石窟為己任。香港人對敦煌熱愛及支持也獲前樊錦詩院長公開感謝,使香港與敦煌扣上緊密關係,香港敦煌之友協助籌募捐款以保護敦煌,從未間斷。

治沙工程
治沙工程

以敦煌展覽為《中華文藝耀香江》 香港大學圖書館少雪齋文化節的重點項目,是抱勇於嘗試的態度。為要認識多一點,向周邊前輩請教、看敦煌書籍、瀏覽網站等,而聽敦煌歷史及與香港關係最為有趣,前輩勸勉盡力做好,不要辜負前人辛勞工作及立下美好基石。萬幸得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盧志明提點,更得香港大學首席信息主管及大學圖書館館長伍麗娟全力支持,香港大學圖書館承蒙「少雪齋」力支持和參與,這夢幻組合能把敦煌帶到香港。


夢幻組合(左起):孫康喬先生(少雪齋首席執行官)、伍麗娟女士、盧志明先生
夢幻組合(左起):孫康先生(少雪齋首席執行官)、伍麗娟女士、盧志明先生

冬季也是敦煌淡季,值得去
冬季也是敦煌淡季,值得去
與敦煌研究院蘇伯民院長、王慧慧主任、邊磊先生共進午餐
與敦煌研究院蘇伯民院長、王慧慧主任、邊磊先生共進午餐
拜會剛卸任前院長趙聲良博士
拜會剛卸任前院長趙聲良博士


一條直路往榆林窟,沿途兩旁景色差不多
一條直路往榆林窟,沿途兩旁景色差不多
榆林窟
榆林窟

 
 
  • Instagram
  • LinkedIn

©2023 by KYY

bottom of page